浙江省博物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西湖白堤上。
西湖是杭州山水、人文景观的缩影,浙江博物馆在这里占尽风流,成为西湖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年,原名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浙江博物馆”。年,浙江博物馆扩建竣工,改名“浙江省博物馆”,由沙孟海先生题写馆名。
九月的西湖秋高气爽,我依西湖步行,越过断桥,踏上白堤,来到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主场馆三层,是“昆山片玉----中国古代陶瓷陈列”。
展览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的标题是“源头活水,一枝独秀”。
介绍了浙江在新石器时期到东汉时期的制陶业。展示了至今至年浙江境内的远古制陶、至年的跨湖桥制陶文化、至年河姆渡文化制陶、至年马家浜文化制陶、至年崧泽文化制陶、年至年的良渚文化制陶以及战国制陶、东汉制陶等。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崧泽文化的塔壶,鼓腹平底稳重而实用,颀长的壶颈仿佛天鹅引颈高歌,五组弦纹装饰带似五层宝塔巍然屹立。仔细观察,壶口部分的造型、纹饰腹部相同,只是大小之别,上下呼应,这种设计依然是今天的制瓷设计师遵循的美学准则。
有西周曲折纹印纹陶罐,它与普通陶罐之圆弧腹有别,该罐在腹部的折腰处理,平添了不凡的阳刚之美,并以折腹为界,上腹拍印较为罕见的曲折纹,下腹为常见的蒲纹。同时又在器腹堆贴四条凸棱,仿佛青铜器上的扉棱。虽属粗土凡胎,却有高贵和庄严之象。
有战国原始瓷镂空长颈瓶。这种长颈瓶显然不是盛水的,应该是用于香薰,优美长颈的造型加上三角形的镂空装饰,使他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相统一的艺术效果。
还有东汉越窑青瓷五管瓶。这是一种东汉到三国常见的随葬品,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基本形制为一葫芦形的大罐,周围贴附四个小罐。小罐下面堆塑有植物及小动物若干。
在这个单元里最精彩的应该是这个东汉时期的黑釉人物龙虎瓶了。该器盂口长颈,鼓腹平底,造型挺秀而稳重,其颈部堆塑的纹饰丰富瑰奇,龙与虎被驯兽人牵引鞭策、匍匐温顺,灵猴兽头、仙鹤飞鸟,错落有致、形神兼备,为陶瓷成熟期黑釉瓷的精品佳作。
第二个单元的标题为“名窑辈出,枝繁叶茂”。这一部分介绍了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瓯窑、德清窑、婺州窑等等。可谓名窑迭出,缥瓷、秘色瓷、粉青、梅子青,又有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等,佳品纷呈。
这个时期,不论是普通简陋的厨房饭堂、茶楼酒肆,还是高雅庄严的香闺书斋、佛殿皇宫,都有浙江古代青瓷从容娴雅的身影,它们下惠百姓,上供帝王,辅茶道,佐香事,慕诗客,爱僧家,无欲而刚,有容乃大,在时代的演进中,始终不渝地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去丰饶和滋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徜徉在这个缤纷的青瓷世界,完完全全被震撼。
有西晋越窑青瓷堆塑罐,亭台楼阁、人物动物,繁复而神秘。
有唐越窑青瓷罐形墓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青瓷“光启三年”罐上的墓志,其书法作品朴拙险奇、典雅幽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有唐越窑青瓷唾壶,优雅大方,古朴肃静。
有五代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罐。器身上下绘褐色如意云纹,通体施青黄色釉,釉层均匀,极为罕见,是大型器物里的青瓷精品。
有北宋越窑青瓷牡丹纹花口尊。上部为五辦花盏,下部为盏托形座。造型设计奇巧,装饰华丽,为越窑瓷器仿同时代金银器的杰作。
有东晋瓯窑青瓷点彩盖罐、东晋瓯窑青瓷点彩盖钵、南朝瓯窑青瓷莲瓣罄、唐瓯窑褐斑唾壶。
有东晋德清窑黑釉熏炉。通体施黑褐色釉,釉厚处色黑如漆,美观实用。
有东汉婺州窑青瓷罐,该罐腹部呈葫芦形,平底微内凹,上部置深目高鼻胡俑形状的五连罐,五俑各自在吹打五种乐器,中间最大胡俑身上攀缘着两位杂耍胡人,中腹堆塑三只展翅欲飞的鸽子,两只奔跑的狗和一只闭目养神的鹰。下鼓腹堆塑六个神态动作各异的杂耍胡人。整器胎体厚重,施青绿釉,釉不及底,釉层有玻璃质感,釉面开细碎冰裂纹。
有东晋瓯窑青瓷点彩牛形灯,由底盘、灯柱和把手三部分组成。灯柱做直立的牛形,牛头前伸,做探视状,环眼暴珠,四肢上下相叠,做支撑状,下为灯盘,地盘与灯柱之间有一环形把手。通体釉色青黄,有细开片,牛眼、吻部有褐色点彩。此器构思新颖,造型独特,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
有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五管瓶,器深弧腹,造型端庄浑厚,施淡青釉,是早期五管瓶典型器。
有北宋龙泉窑青瓷刻花碗,内壁刻两朵盛开的莲花及荷叶,纹饰舒展流畅,清雅飘逸。外壁刻仰莲纹。莲花被佛教奉为圣花,儒家取其出淤泥而不染寓意高雅圣洁之品性。
有南宋龙泉窑青瓷尊,南宋龙泉窑青瓷黑胎把环。
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钵,外壁刻重瓣凸起仰莲纹,莲瓣瓣面较宽,施粉青色厚釉,柔和淡雅,犹如美玉雕琢而成。是南宋中后期龙泉窑达到鼎盛的代表作品。
有南宋龙泉窑青瓷莲花纹夹层碗,此碗又称“暖碗”或“孔明碗”。碗面浅盘状,下装腹壁近直的碗形座,底心镂一圆孔,碗内中空。盘心刻画一朵盛开的莲花,寓意吉祥如意。
有一件南宋龙泉窑青瓷大吉瓶,此器为佛前供器,宋以后增加了插花陈设功能。此器三瓶相连,为装烧时一瓶倾倒,压在两瓶之间,烧成后三瓶连成一体,反拙为巧,成为举世无双的精品。
还有这件明龙泉窑青瓷执壶,造型规整,制作精良,釉色精美,器型与景德镇窑明初官窑器相类,尽显皇家气派,应是明初永乐宣德时期龙泉窑专为宫廷烧造的御用器。这件执壶原藏故宫博物院,为明清宫廷传世作品。
还有一件明龙泉窑青瓷碗,制作工整,釉色莹润,形制敦厚,品质精良。
最让我震撼的就数这件明龙泉窑青瓷大盘了。这件大盘直径近一米,光亮无暇,釉色浓厚青翠,温润如玉,完整无暇。此件也是从故宫博物馆转来,为镇馆之宝。我在此盘面前流连忘返,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她的美妙绝伦,并同她合影留念。
第三个单元标题为“春风化雨,异彩纷呈”。十三世纪,蒙元帝国的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改变了世界文明史的发展方向。随着南宋王朝的覆灭,曾经登峰造极的华夏民族也进入了历史的拐点。
南宋尚青,清雅内敛,而元人尚白,粗犷放达。青花瓷依然步入瓷坛,成为新的主角。
朝廷效仿宋代官窑制度,在景德镇设置御窑,一时精英荟萃,姹紫嫣红,缤纷绚烂,再续了瓷器大国的瑰丽和神奇。
此时,元青花几乎成为了瓷器发展的一个顶峰。
展出作品有明德化窑白瓷透雕牡丹纹笔筒,清早期德化窑仿犀角堆贴花杯。
有清早期德化窑自在观音像。此件是纯粹的艺术品,逼真传神。这尊呈自在坐姿的观音菩萨,体态丰满优雅,尤其是眉宇间传递的那一份淡定娴静,已不是高高在上的菩萨,而是端庄贤淑的邻家女子,让人顿生爱怜倾慕之心。
有清德化窑文昌帝君像,清晚期“江伯祥造”瓷塑罗汉像,都是白瓷的经典。
接下来看到了清正官窑“敬畏堂制”蓝釉碗一对,清乾隆官窑霁蓝釉碗,明嘉靖官窑鸡油黄釉碗,清雍正官窑柠檬黄釉碗一对,清雍正官窑天青釉戟耳瓶。
有明永乐青花碗。碗形规整,青花发色艳美,色泽润透,为民窑标准器
。
有明正统青花缠枝莲纹罐,明空白期青花人物纹梅瓶,清雍正官窑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盘,清乾隆官窑青花缠枝莲纹赏瓶,清康熙斗彩团花纹碗,清雍正官窑粉彩秋菊芙蓉纹碗,清乾隆官窑青花五彩龙凤纹碗一对,等等等等。
我在青白五彩的瓷器世界里流连忘返,寻觅着美轮美奂的历史精品,不觉到了下午。
走出博物馆,西湖、青山、宝塔、游船和如织人流,沐浴在懒懒的秋阳里,似乎在演绎着一个遥远的故事。
(近水,名杨评号近水,安徽颍上人,毕业于安徽师大、深圳大学、清华大学,中文、新闻、书画创作、艺术品鉴定专业,作家、诗人、书法家、旅行家、艺术品鉴定师。)